English

绍兴纺织业二次创业

1999-06-21 来源:光明日报 周立文 我有话说

从80年代末开始,轻纺城的建成和企业的群体效应,使绍兴县在全国纺织行业中的地位逐渐变得举足轻重。全县现已拥有无梭织机两万多台,占全国总量的30%;近20万人直接或间接从事纺织生产和交易;年产各类织物20亿米,年印染加工能力35亿米,年耗用轻纺原料占全国的三分之一。

进入90年代以来,我国纺织行业一直不景气,效益滑坡。在这种情况下,绍兴的纺织业却一枝独秀,凭借的是化纤纺织的先发优势、大规模的无梭化改造和交易市场的活跃。绍兴中国轻纺城已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面料集散地,日纺织品交易额达5000余万元。

但绍兴的纺织业也面临着巨大的难题。一方面,高档的设备没有生产出高档产品,庞大的生产总量却不得不面对饱和的市场;另一方面,由于大纺织行业链整合度不够,产品结构很不合理。先看产业集中度:1984年我国织造业前4家企业的集中度为1.1%,90年代更降低到0.74%,而美国在70年代同类指标即达到40%以上。再看产品结构:绍兴生产的衣着、装饰和产业用布,三者的比例为97∶2∶1,而发达国家的比例则为50∶20∶30。

绍兴的轻纺企业数量多但规模小,其产品却是中低档化纤布。这首先是机器使用者和企业管理者素质的原因。相当一部分企业常常表现得没有主见,一哄而上,你开发我仿制,纺织变成了“仿织”,最后把市场搞臭。80年代中期的“新风呢”产品和网络丝技术,在热了一阵之后,由于纷然而来的低劣仿制终于使人谈之色变;进入90年代,此风愈演愈烈,致使一些新产品成了礼拜产品、月度产品。仿制风挫伤了开发者的积极性,破坏了市场和价格,同时也使得盲目跟风的企业疲于奔命。

仿制热的出现说明了几个问题:一是企业技术水平没有拉开档次,多数轻纺新产品缺少核心技术和特色工艺,仿制难度小;二是仿制比开发风险小,工艺参数和销售渠道都是现成的;三是仿制不用花多少时间,两三天产品便能上市。

“跟风”的结果是设备的雷同和重复引进。每一次的引进都带动了技术进步,但一个型号的机器重复引进数千台,一种产品日产量数百万米,由此造成的资金浪费和产品撞车、销售撞车的结果却是严重的。当大批新设备到位之日,也就是产品价格战开战之时,得不到应有的效益。

注重设备引进,而对新工艺的开发则投资甚少,是绍兴轻纺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。科研投入与设备投入之比小于1%,科研投入与销售收入之比小于1‰,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的2%—5%。据调查,每家企业每年上机产品品种平均达100个以上,每个产品的上机费仅为3000—5000元,而花在产品转换上的费用在30—50万元。由于科研投入严重不足,企业生产不出高附加值、高品位的产品,而仅仅局限于常规产品的转换。据介绍,国外纺织企业的设备近10年来并未有太大的变化,但新工艺、新技术却层出不穷,开发出了防水、防火、防臭面料,每一次技术革新,都能带来面料价值的大幅度提升。在台湾,企业掀起了功能型面料开发热,有一种高级吸汗水布料,每米单价可达10美元以上,有一半的利润率。而在绍兴,见不到附加值这么高的产品。

绍兴县纺织业已经形成了从化纤、织造、染整到服装的行业链,但各相关行业整合度不够,技术水平参差不齐,由此导致了“木桶效应”:一只木桶可容纳的水量,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高度。其实,每一块高品质的面料,都是纺、织、染等各项工艺精心配合的结果,任何一项工艺的薄弱,都将影响产品档次的提升。我国是纺织品生产大国,可每年却要进口面料60亿米,就是因为质量,因为花色品种。国内企业应该把填补这些进口当作重要目标。

绍兴人正在进行“二次创业”,二次创业首先要解决的,就是产业集中度低、组织结构趋同和产品结构不合理的问题。据绍兴县县长徐纪平说,该县纺织业的产业升级,将主要依靠科技进步。实现产业升级的真正动力是软件。近年来,绍兴县积极推进CAD和CMIS等计算机技术的应用,目前全县已有120家纺织企业开始应用CAD技术;一些公司应用CAD技术以后,将原来7—10天的设计周期缩短到1天。

人才是科技的载体。近年来,该县已有400家企业与全国的高等院校、科研机构建立了科技协作关系。

为了加快“产业升级、市场拓展”的步伐,绍兴县制订了新的目标:全程开发新产品。鼓励企业积极应用新技术、新原料、新工艺,重点突破新型原料开发和提高印染后整理水平;促使多层次、多用途的立交桥式的产品结构,引导10多家具有优势的企业开发生产高档次、高附加值产品;以产品升值、市场扩容为目标,以产品产销率、外销率和利润率作为考核企业的重点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